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和完善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10月24日,我校組織召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專題研讨會。來自本市、北京、天津等地的20餘位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和知名學者,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以及本學期選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學生,共計150餘人參會并展開學習研讨。
開幕式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主持,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慧華緻辭。
交流展示中,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謝朝丹和科技人文研究院任宏麗以題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從肝風内動、血虛生風說起》的示範公開課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堂融合了中醫特色内涵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兩位老師以“對口”的形式,生動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巧妙地運用中醫藥哲學智慧,貫穿于診治“四風”問題的全過程:運用中醫的“肝風内動”、“血虛生風”診斷黨的作風中的“四風”問題,用中醫的标本兼治來解決“四風”的頑固性和變異性,用中醫固本培元的理念從根本上抵禦“四風”侵蝕。來自不同學院的老師共同走進思政課堂,以“對口”的方式講思政課,是我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一個重要舉措。這堂課極具我校特色,内容豐富,形式新穎,獲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
随後,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新、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副主任董振華(視頻連線)、上海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章忠民先後帶來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
王建新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将開設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并将這門課作為推動思政課整體改革創新的重要引擎。他結合華東師範大學的工作實際交流了課程建設的經驗,提出要以研究的态度、調查的态度、出成果的态度來開好這門課,要在師資隊伍上整合各方資源、在制度上提供充分保障、在教學中堅持改革創新、以科研支撐教學,真正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董振華通過視頻連線作題為“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主題發言。他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要堅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人民性、實踐性、科學性。在教學中,要結合世情、國情、黨情、民情,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的内在邏輯,充分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新特點、新思想。
章忠民在分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三入”關系的基礎上,提出授課教師不僅要有明确的政治站位,還要有課程建設的理念和路徑,并實施于“三個課堂”之中,“三管齊下”形成合力,以達到“三入”的最終教學目标。
下午的交流發言中,來自複旦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10多所院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專家學者及參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的教師代表們重點研讨了課程開設工作中的經驗與做法,深入探讨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在内容上的銜接、師資隊伍建設中校内與校外資源的整合、話語體系中的宏大叙事與日常叙事之間的轉換等問題。
會議最後,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陳秋生作總結發言。各兄弟院校凝聚合力、示範交流,強化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責任和使命,深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馬克思主義學院)